热点资讯
黄芪“拔肾气”说法是真的吗? 一起来看看
发布日期:2025-05-21 08:36 点击次数:189
昨晚木子讲了一篇关于黄芪的文章,其中有好几个朋友给予了木子温馨提示,说黄芪「拔肾气」、「伤肾根」,不可用。这些提醒木子都记下了,当然,学东西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嘛。今天,木子就来简单讲讲黄芪「拔肾气」、「伤肾根」之说。
需要明确黄芪在体内到底是怎么发挥作用的。《本草纲目》称其拿手的就是培补三焦气机。这一种药主要就是帮中上焦的气机,能在体内顺畅地流动。它还可以排出湿气和污浊之物,将抵御风寒湿气的防护能力调养充足,使人的精气神更加饱满。不过它往上提的这个劲要是收不住的话,很容易动摇根基。就像咱们老家盖楼,得按部就班慢慢来。要是基础未曾打牢,便急着起高楼,如此一来,时日一长,便易于产生问题。
说清「拔肾气」的三个关键
气血运行规律
黄芪主要起着将气血往上走,并进行输布的作用,把内里的精气带引至体表。要是肾气原本相当充裕,就如同家中那就像家里米缸满满的,适度调取尚可维持,但要是肾阴匮乏,却依旧老是向上提升,如此一来,粮仓见底了却非要往外搬运。刚开始或许会觉得好用,不过用久了,却反倒会伤到根基,这便是所谓的「拔肾气」。
搭配不当的问题
单独并且长期用黄芪这一情况,得格外留意。在使用时需注重配伍,一般来讲,会将熟地黄与之搭配,而且像枸杞子这类能够滋养内里的药材也搭着用才稳妥。《旧唐书·方技传》有记载,唐代名医许胤宗为柳太后治中风,在黄芪汤中加入了防风这味药,既能带着气血往前跑,又不至于伤到根本。
体质区别要看清
作息混乱,而且心里总揣着一些事,其实不少人的身体早已变得虚弱了。这种体质,如果随意使用黄芪,就如同那没有根基的树,非要拼命向上生长一样。特别是针对阴虚的人,就非常容易把体内的虚火调动,进一步直接加剧口干舌燥。
常见的「拔肾气」单打独斗长期用
有人长期单用黄芪泡水喝,很快就会晚上睡觉盗汗,以及脚后跟疼。这是原本肾气就不足,又用黄芪向上提升,把那压箱底的老本都给消耗掉了。阴虚的人如果使用黄芪,会让喉咙那里感觉像是有个小火炉在上面架着一样。
经典解决方案
张锡纯的「黄芪知母汤」,这个经典配伍,以知母那往下降的特质,助力把气血引回肾里归位。配上滋阴的药材,(比如说知母,还有山茱萸),在做到升提的同时,而且还能够收得住。
自我体质判断要点
看舌头:舌根裂纹或剥苔提示精气没养到位
试力气:握拳无力或掌纹回弹缓慢提示气力接续不上
按脚后跟:按揉足跟腱部位酸痛提示肾气不够厚实
用法举例
引气归位之法(上热下寒)
黄芪配肉桂、牛膝
肉桂能把火往下引,牛膝通顺下焦,和黄芪配合使用效果更好
脾肾双补之法(脾肾皆虚)
黄芪配山药、芡实
山药补脾阴,芡实固肾精,这样搭配既补得实在又不会耗气
就算体质是合适的,但是常年就认这一味黄芪,或会搅乱身体本来的平和状态。黄芪用对了的话,能起到补气的作用,而使过了劲,反倒会伤及身体。搞清楚它或有「拔肾气」这一特点,不是说不能用,而是要明白怎样使用才更为安全。